啟東熱處理中淬火方法的選擇原則
2021-08-11
常用的淬火方法是什么?闡述啟東熱處理中淬火方法的選擇原則。
單質淬火:碳鋼工件水冷、油冷合金鋼、合金工具鋼;
二是雙介質;形狀復雜變性工件;
對刀具磨具進行預冷淬火可減少變形和裂紋。
4)工具鋼的分級硬化,減少變形和開裂;
5)等溫淬火;適用于變形小,韌性高的合金工件。
什么是鋼的本質晶粒度?
實質晶粒度是指在930℃左右保溫時間(3-8h)后,用標準試驗方法測定的晶粒尺寸。
在加熱的時候,鋼應該怎樣得到小奧氏體顆粒?
采取的措施:降低溫度,縮短保溫時間,提高加熱速度,向鋼中添加碳氮化物。
韋氏低合金鋼的組織結構如何形成?其組織特點是什么?
對于含碳量小于0.6%的碳鋼或低碳合金鋼,先分析奧氏體顆粒下鐵素體鐵素體的片狀或粗羽狀沉淀,稱為魏氏體組織。
韋氏組織對鋼性能的影響是什么?在熱處理過程中如何避免魏氏組織?
韌性和機械性能降低;
2)采用冷卻等溫技術,在溫度范圍內的冷卻速度和奧氏體的過冷度。
硬化后的軸、板、板、板、壁、圈及其它零件。
軸部須用垂直淬火淬火。冷卻介質須橫向淬火。部分積差較大的部件須先進行淬火,其截面積是冷卻劑。薄壁件在軸向淬火冷卻過程中必須進行淬火。凹面上的工件須淬火到冷卻劑中,使凹面朝上。
什么是感應加熱的基本原理?怎樣根據零件要求的硬化層深度選擇電流頻率?
異步加熱表面淬火工藝是利用交流電加熱傳感器在工件中產生頻率的感應電流,將工件表面加熱到奧氏體區域,然后進行噴水冷卻,以獲得深度的硬化層。隨著撞擊頻率的增加,硬化層變淺。
一般情況下,在硬化層深度0.5~2mm時,高頻電源應選擇10kHz以上,硬化層深度為1.0~4.0nm時,應選擇8~3kHz;當硬化層深度超過10kHz時,應選擇8~3kHz;當硬化層深度超過10kHz時,應選擇8~3kHz;
上一篇:啟東熱處理中什么是球化退火?其工藝特點是什么?2021-08-11
下一篇:啟東熱處理中鑄鐵的相變有哪些特點?2021-08-11